在筆電換成Mac之後,因預算有限,所以買不起搭配大容量的SSD硬碟,導致常常被空間不足的問題所困擾,每次當遇到這問題時,最直覺的想法當然就是把不需要用的大檔案清除,來換取更多的空間,而且Mac OS中已經有內建這個實用的功能,還不知道的人一定要學起來。
快速找大容量檔案的方法
直接由桌面左上角的「蘋果」符號,進入「關於這台Mac」
Android,軟體教學,免費線上工具,電腦使用技巧分享
約莫三年前左右吧,曾經介紹過一篇「[Oracle VM VirtualBox 教學] 以Windows平台安裝Ubuntu(Linux)為例」,在這篇文章中,教大家怎麼利用VirtualBox來安裝Ubuntu,即便現在的VirtualBox的版本已經有更新,但仍是可以參考使用,而本文主要想延續這個主題,補充一下小功能,什麼功能呢?即是 SSH Server !如果你是個程式開發者,可能你是不需要用到Ubuntu介面的(桌面版),相反地,你可能更常需要用SSH連到VM裡面來操作檔案,但是預設的Ubuntu裝好後只支援SSH Client,而沒有支援SSH Server,也就是說你可以從Ubuntu中用SSH外連出去,但卻無法從外部連到VM的Ubuntu中,所以本文就想要教大家如何透過安裝
目前示範的Ubuntu版本為:18.04 桌面版
「 Terminalizer 」是一款專門用來錄製Terminal視窗的小工具,它可以把你在上面的每個操作錄製成GIF圖檔,進而與他人分享,這在製作教學文或者想呈現資訊給他人時都是一種還不錯的選擇,我個人用這套工具的時間也不久,因此,只能分享一些基本的使用方式給有需要的人或入門的新手,如果各位有更進階或推薦的用法,那麼歡迎留言交流,互相學習進步的才會快。
一直以來都是在Windows的平台上做事,猶記得在第一次在MAC OS上想讀取隨身碟(或外接硬碟)拷貝資料時,便遇到了格式不符的問題,後來才明白原來Windows和MAC所使用的格式不盡相同,而這樣的問題就造成了資料互通性的困難,雖然網路上很多文章在討論彼此的格式,可是我覺得比較一勞永逸且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把隨身碟的格式換成二個OS都支援的「 ExFAT格式 」即可,本文將在MAC OS上示範如何進行ExFAT格式化,讓Windows和MAC間讀取資料不再是個問題。
Docker Container 對於Docker而言應該算是最常遇到而且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所以在這篇文章中,將著眼在Container的操作以及相關的指令說明,例如:docker run、docker exec。首先,先來複習一下:
推薦閱讀:Docker – 新手入門,快速安裝與基本指令介紹
WordPress 在於預設的情況下,若文章中有二個減號(-)或稱連字號,會自動把它轉成破折號(-),這種現象在平常的時候還好,但如果文章內容是一些指令的示範,那麼就很容易讓讀者誤解。例如:之前的文章在介紹Docker Contianer的操作時,就有做一些指令的說明與範例,文字說明的部分原本是要用二個減號的,但卻硬生生的被轉成破折號了,而有經過語法高亮的部分就可以顯示正常(如下圖的最後一行),但這樣就會造成一邊不正常、一邊正常的窘境了,對讀者來說可能也會造成困擾
FileZilla 算是目前我最愛用FTP/SFTP的軟體,它在操作上或穩定性上都有蠻不錯的表現。而使用FileZilla的過程中,不知道各位在進行連線的時候,沒有沒發現無法儲存網站的連線密碼?案例如下:
在站台管理員中,把網站的登入型式設為「一般」並輸入帳號、密碼
Docker 是近期相當熱門的經量級虛擬技術,因接觸的時間不算多,所以這篇文章並不會做深入的介紹,而是從新手的角度切入,從安裝、基本指令一個一個的做練習,希望能讓新手有一個基本的概念,若各位要查看其他更多的指令用法,建議參考官方文件的說明。
CentOS 7 版本之後的版本會使用 firewalld 這個服務來管理防火牆,而防火牆設定在Linux的世界裡也算是常會遇到的課題,因此,本文將以CentOS 7做為測試平台,來示範如何管理或者查詢防火牆的相關資訊,適合一般新手閱讀。